首頁 > 人教版 > 初三 > 語文 > 下學期 >正文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魚我所欲也》(第一課時)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
課堂提問

課本內容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故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021年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 第9課《魚我所欲也》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一食(dān)       得(gǒu)
B.一豆(gēng)     不(xiè)
C.得(fú)             爾而與之(cù)
D.喪(wù)           死亦我所(è)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D

2.下列對《魚我所欲也》有關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在“生”和“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舍生取義”。
B.作者所倡導的重“義”之心,只有圣賢才具有,普通人是沒有的。
C.作者認為,乞人不屑“蹴爾而與之”的救命食物,是沒有喪失“本心”的表現(xiàn)。
D.文中的排比句,使文章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并且富于文采和氣勢。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B

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B.《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孟子言論的匯編,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孟子的學說出發(fā)點為性惡論,主張仁政。
C.“而立”代稱三十歲,“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齡;“不惑”代稱四十歲,“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齡。
D.“英雄輩出”“工匠精神”“共筑夢想”“綠水青山”,分別是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并列短語。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C

4.選出詞義相同的一項(
A.為宮室之美  問是何世
B.呼爾而之      所識窮乏者得我
C.是亦不可以乎 骨盡矣
D.鄉(xiāng)身死而不受 或異二者之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A

5.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謂/失其本心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D

二、填空題。

1.《魚我所欲也》一文以為喻,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的觀點。又運用舉例及正反對比的論證法論證了人人都有“”的道理,贊揚了那些、的人,斥責了那些、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魚、熊掌、舍生取義、本心、重義輕生、舍生取義、茍且偷生、見利忘義、本心

2.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成語就源自課文第一段,這個成語是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舍生取義

3.根據(jù)課文默寫。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2),萬鐘于我何加焉!
(3)在對待生與死、義與利的問題上,作者的觀點是鮮明的,可以用文中的“”四個字來概括。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
(5)孟子認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1)賢者能勿喪耳;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3)舍生取義;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5)賢者
;

三、按要求做題。

(一)句子翻譯。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1.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
3.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惡廉恥之心)。
4.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我所欲也                是進憂(范仲淹《岳陽樓記》)
B.魚而取熊掌者也      屋儼然(陶淵明《桃花源記》)
C.所惡有甚死者         不義而富且貴,我如浮云(《〈論語〉十二章》)
D.所識窮乏者我與     一狼骨止(蒲松齡《狼》)

2.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故不為茍得也。
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
B.賢者能勿喪耳。
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
C.呼爾而與之。
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鄰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
3.本文提出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該“①________”的觀點,并進一步指出這是每個人都有的②________。

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1.A
2.D
3.①舍生取義  ②本心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張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從教28年,省級“先進教育工作者”,市語文教學與研究科研組帶頭人。

評論

點此登錄 后即可暢所欲言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