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教版 > 高中 > 語文 > 必修5 > 正文

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必修5)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
課堂提問

課程內(nèi)容

《古代文化常識》
學習目標
1、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2、積累古代文化知識,提高對文言作品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天文地理
    中國作為一個農(nóng)業(yè)文明古國,有著發(fā)達的古代天文學。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覆于地?!峨防崭琛分小疤焖岂窂],籠蓋四野”,就反映了古人這種感性認識。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和行星的區(qū)別,把恒星作為行星運動的坐標,劃分為若干區(qū)域來識別它們。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古人還將地上的州郡邦國與星空的區(qū)域?qū)饋?,稱作“分野”?!峨蹰w序》中“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軫的分野。此外,古詩文中還常常提到北斗星、牛郎星、織女星、天狼星等,并附以浪漫的想象或傳說。銀河在古詩文中有多種稱謂,如銀漢、天漢、星漢、河漢、云漢等。
    在中國古代,天文與地理并稱。相傳大禹治水,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州,所以以“九州”這一名稱代指中國,沿用至今。至于名山大川,古詩文中常涉及的有五岳、五湖等。古代地名還有很多習慣稱呼或叫法,容易混淆。例如山東山西,要分清是指哪座山(崤山、華山或太行山);河內(nèi)、河外、河東、河西、河南、河北,要分清是指黃河流域的哪個地區(qū);江南、江北、江左、江右、江表,要分清是指長江流域的哪個地方。另外,還有三秦、三吳、三楚等,各有所指,都要具體把握。
二、紀年紀時
    自古及今,太陽和月亮運行的軌跡,是我們?nèi)祟愖畲蟮谋肀P。寒來暑往,春秋更替,社會生活在日月的輪動中漸進。中國古代對時間的劃分非常細致,既有生活情趣,也富有文化內(nèi)涵。
    古人紀年,主要有干支紀年和帝王紀年兩種。干支紀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無畏申酉戌亥)依次兩兩相配而成的一種紀年方法。例如《赤壁賦》中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點明時間。干支紀年,六十年周而復始。有些年份,因為發(fā)生了重大事件而聞名,例如辛亥革命發(fā)生在辛亥年(1911)。帝王紀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號來紀年的。例如《岳陽樓記》中“慶歷四年春”,即指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由于干支紀年的循環(huán)往復,在宏觀的時間尺度上容易造成混亂,古人就常常并用帝王紀年和干支紀年,例如《蘭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古人紀月,除了用序數(shù),還有一些特殊的稱謂。古人把四季中每個季節(jié)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區(qū)分。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稱來標識日期,例如《登泰山頂》中的“戊申晦”一句,就記載了作者觀看泰山日出是在月末那一天。
    古人紀時最為復雜,對一晝夜的時間分割,有過八時段、十時段、十二時段、十五時段、十六時段等不同尺度。像“平明”“黃昏”等詞語,都是用來紀時的。南北朝以后,運用天干地支紀時及五更報夜成為主要方法。例如《與妻書》中“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就表明信是快天亮時寫成的。
三、姓名字號
    古人的姓名字號十分復雜。在春秋時代以前,姓與氏是分開的。秦以后,姓和氏逐漸不分。到了漢代,則通稱為姓了。名是人們之間互相區(qū)別的符號,在古代社會,嬰兒出生幾個月后一般由父親命名。
    字是20歲舉行加冠儀式以后才起的,《禮記·冠義》上說:“以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弊质菍γ慕忉尯脱a充,對名有表述、闡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名和字是有關聯(lián)的。例如諸葛亮字孔明,白居易字樂天,文天祥字宋瑞,都很容易看出名與字的協(xié)同關系。有些名與字是相反相成的關系,例如唐代詩人王績字無功,清代散文家管同字異之。
    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因此又叫“別號”。例如陶淵明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歐陽修號“六一居士”,又號“醉翁”等。帝王將相死后還有謚號,謚號是根據(jù)其生前品德行為來定的,有專門的《謚法》為依據(jù)。例如“經(jīng)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照臨四方曰明”,“殺戮無辜曰厲”,“早孤短折曰哀”,“年中早夭曰悼”。帝王賜給大臣的謚號褒揚的居多。例如北宋范仲淹、司馬光的謚號都是“文正”,歐陽修、蘇軾的謚號都是“文忠”。外號也叫綽號,多是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名號,《水滸傳》把這種外號藝術發(fā)揮到了極致。
四、禮儀制度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城。古代社會,大到國家政治活動,小到家庭生活,人們的交往都要在“禮”的約束和指導下進行。禮儀的制度化,使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倫理道德色彩?!吨芏Y》把禮儀分為五類,即有關祭祀的“吉禮”,包括祭祀自然神和祖先;有關喪葬的“兇禮”,包括憑吊各種天災人禍;有關軍事活動的“軍禮”,包括所有的軍事行動規(guī)范;有關外交活動的“賓禮”,包括朝、聘、會、盟等國事活動;有個人成長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襲的“嘉禮”,包括冠禮、婚禮、宴飲之禮、養(yǎng)老禮等。這些禮儀,都有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
    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禮節(jié),儀表舉止、言談話語、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禮儀。室內(nèi)的座位,以坐西向東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東朝西?!而欓T宴》中對這種座次的排列情況有詳細的記述。古人見面常用的禮儀是拜禮和揖禮。前者主要以叩頭跪拜為主,后者則以拱手示意為主。如果走過長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稱為“趨”,以表示敬意。例如《滕王閣序》中有“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此內(nèi)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劉老師

女,中教高級職稱

講課干凈利落,思路清晰,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總結(jié)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