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資訊 > 家長課堂:起跑線上競爭的究竟是什么?

教育資訊中心
家長課堂:起跑線上競爭的究竟是什么?

起跑線的競爭是不重要的


  孩子究竟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我們每一個家長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沖突、一個矛盾,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深知孩子教育的失敗是最大的失敗,不管你怎么功成名就、高官厚祿,如果你的子女子完蛋,你的人生也就完蛋了,無顏見人。


  我們看到深圳羅湖的家長下跪求女兒好好學習,更多的家長陷入到了一種集體的焦慮之中。過去我們把它稱之為瘋狂母親,現(xiàn)在有一個名詞“中國虎媽”,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部的精力給孩子報班。我們獨生子女的時代,我們每個家長對子女的厚愛和希望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們的所作所為究竟在幫助孩子還是在扼殺孩子?


  為什么起跑線的競爭是不重要的?因為這基本上是一個偽命題,我經(jīng)常說起跑線上的競爭只有對劉翔是重要的,0.01秒就可以決出勝負,但是孩子的成長、人生的競賽是一個漫長的馬拉松,大家都知道在馬拉松比賽當中早一點、晚一點根本沒有重要性,甚至在馬拉松頭幾圈領跑的肯定跑不到終點,這個道路很簡單的,因為對于一個長距離的比賽而言比賽不是你的快速的反應、起跑,你的耐力、你的節(jié)奏、你的指揮,這其實對整個全程的一個把握,笑到最后、笑到最好。


  但是用馬拉松比賽比喻教育本身也是有教育的缺陷的,因為教育不是競技活動,教育不是訓練、不是馬戲團、不是雜技,跟這種需要長久、刻苦、高難度的訓練才能達到某種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是自然而然的生長,教育是農(nóng)業(yè)而不是工業(yè),它不可能有流水線的方式的拼裝培養(yǎng)出什么人才來。


  在今年的中學國際奧數(shù)比賽上,中國首次丟失了團體冠軍,其實我們看美國隊這幾個都長的中國臉,都是華人或者亞裔的。但是這僅僅就是你這個高中這一個階段的成就,并不能說明更多的問題,我們要問的是我們這么多年來,我們從1985年參加奧林匹克的比賽,我們那么多的金牌得主,昔日神童今何在?神童的消失在中國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現(xiàn)象,不僅在數(shù)學領域,藝術界也是這樣,我聽很多的音樂學院的領導說,當年很多的神童成年后消失了。為什么?因為對這些人來說學習數(shù)學、學習鋼琴、學習小提琴從來都不是他的興趣,只不過是他父親母親的興趣,是為了實現(xiàn)父母親的虛榮心,當然他本身也有功利的追求為了高考加分,他獲得了一個金牌上了清華、北大他的任務就完成了,這是真正的悲哀。


  兒童究竟要學習什么


  那么我們的問題就是,在起跑線上我們需要競爭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在幼年存在必要的教育的話,究竟是什么?


  德國明確規(guī)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幼兒園期間不允許教授專業(yè)知識,德國人認為孩子被過度開發(fā)并不是好事情,長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變成電腦儲存器,不會主動地思考。


  臺灣去年通過了《補習教育法》修正案,規(guī)定未滿6歲的孩童只能上有助于幼兒身體律動、藝術才能學習課程,禁止六歲以下兒童上英語、珠心算、作文等強調(diào)記憶背誦或是嚴謹思考的腦力課程。臺灣借鑒、學習這些先進的理念是很快的,我們拼命讓他們做力所不能的、高難度的學習。


  在幼兒園究竟要學習什么?德國的幼兒園有兩份活動清單,一個是參觀消防警察、參觀郵局、參觀市政府,去自由市場買東西,學習生活常識、生活技巧。兒童首先認識的是他的生存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但我們今天看到的有很多兒童到了小學的時候還不敢獨自上街,不敢獨自去買東西,欠他的錢不少也不敢要,這就是懦弱不敢跟外界打交道。


  還有一個家務清單,這個家務清單令我們中國的家長瞠目結(jié)舌。


  三到四歲的孩子:擦灰塵、喂寵物、到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助媽媽鋪床、把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幫助家長把從超市買回來的菜拎進家、 到信箱里取信件。四至五歲的孩子:擦桌子椅子、擦灰塵、獨自鋪床、吃完飯后把臟碗拿到水池邊、媽媽做飯時在旁邊幫忙、幫助媽媽把疊好的干凈衣服放回衣柜、 澆花。五至六歲孩子:照顧寵物、拖地板或者用吸塵機掃地、倒垃圾、疊衣服并把衣服放進衣柜、秋天時幫助父母掃落葉、整理房間、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把洗干凈的餐具放回櫥柜。


  在中國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長的責任,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自己吃飯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日本小學生到學校吃早飯,當學生各就各位以后,他們等待客人的到來,安靜的等待,然后值日生給大家分牛奶,把包裝紙、包裝的繩分類處理,分別放置,垃圾分類的一種教育,不同的杯子放不同的東西。吃完飯以后自己 收拾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輪流值班、擦桌子、打掃炊具。


  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我想具體來討論一下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或者說成功指標?究竟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在今天我們的家庭生活當中家長關注的分數(shù)、分數(shù)、分數(shù)、分數(shù)、考 試、考試、考試,聽話、聽話、聽話,基本上是在分數(shù)和考試和學校權威的這種束縛下家庭教育失去了自古以來曾經(jīng)擁有的獨特的功能,變成了學校教育的延長,家長成為應試教育的幫兇,這是我們今天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


  這是一個常識,成功家庭的第一個指標就是身體健康。在日本的學校他們對幼兒的健康非常的重視,冬天穿很少的衣服。德國的幼兒園也是這樣子的,小孩要穿很少的衣服。他們說小孩是一種發(fā)電機,他本身有很強的能量,讓他經(jīng)受一些風雨,他很快就會變得非常結(jié)實。所以我們衡量家庭教育成功指標第一個你的孩子有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一個瘦瘦弱弱、多愁善感的孩子,還是一個身體健康、陽光自信的孩子?


  第二個指標就是人格養(yǎng)成,預測一個孩子成年以后的潛力不是看他的學習成績,也不是看乖不乖,最好的唯一的方法是看能不能和其他的同學合得來,甚至有威信、有號召力、有組織力。美國公布過歷屆總統(tǒng)的學習檔案,可以得到一個基本檔案,大多數(shù)總統(tǒng)都不是優(yōu)秀學生,學業(yè)中等甚至偏下,包括小布什,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熱衷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具有領導才能,具有人氣,從小就是孩子王,這點很重要。如果你這個孩子是郁郁寡歡、小肚雞腸,跟這個合不來、跟 那個不要好,那沒有什么戲,走不遠的。


  成功指標三:與書為友。閱讀奠基人生,這個也很重要。今天的孩子已經(jīng)越來越多被電子游戲所俘虜,他們已經(jīng)越來越?jīng)]有耐心去閱讀和看書了,書籍作為人生進步和社會進步的階梯,它的古老的價值是眾所周知的,過去有一句公告語:學琴的孩子不會學壞,我們可以引用這句話:愛讀書的孩子不會學壞。如果能夠從書籍當中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能夠自主學習、能夠熱愛學習,就成功了一半,不用特別擔心。


  那么第四個成功指標,就是我今天特別想說的個性發(fā)展、興趣特長。個性發(fā)展跟我們給孩子報很多特長班不是一回事,我所要說的是家長真正的使命就是要發(fā)現(xiàn)、發(fā)掘兒童的獨特的自我。你跟另外一個人、跟大多數(shù)不同之處、獨特之處,你自己最終想要做的事情、最喜歡做的事、最擅長做的事究竟是什么?有沒有? 這個自我實現(xiàn)是人生需求層次增高的一個層次。


  改變孩子要從改變家長開始


  最后探討一下我們今天如何做父母?家庭教育為什么是困難的?臺灣有一心理學家說許多大人毫不在意自己的狀態(tài),只關注孩子的狀態(tài)。自己經(jīng)常焦慮, 卻希望孩子面對壓力能夠淡定;自己從來不讀書不學習,卻希望孩子要熱愛書本熱愛學習;自己總是沒耐心聽孩子說話,卻希望孩子要乖乖聽自己的話;自己常亂發(fā)脾氣,卻希望孩子能講道理。孩子就是他父母親的一個拷貝,甚至說得極端一些孩子的所有問題就是他父母親的問題,所以要改變孩子要從改變家長開始,你自己天天看電影、打麻將要求孩子要熱愛學習這是不可能的。


  另外就是一個陪伴,陪伴就是愛,陪伴才是愛!盡可能自己撫養(yǎng)孩子,不要把這個責任委托給老人、委托給老師、委托給學校,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今天留守兒童的困境第一個沒有監(jiān)護人母親,第二個沒有陪伴,他的內(nèi)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無人訴說,教育就完全喪失了。


  家長還需要改變的是價值觀,需要真實地認識關于成功的定義。中國家長的成功標準很單一的,上名校、高學歷、留學、博士,認為這就是成功,實際上這不是成功。


  家長要有一顆強大的平常心,這是對我們家長真正的挑戰(zhàn),今天我們的家長都被起跑線上的競爭所忽悠,被分數(shù)所捆綁,我們今天要破除的是分數(shù)迷信。魯迅在醫(yī)學院的成績基本上是個差生,平均65.5分,不光是魯迅,郭沫若小學的成績,也是不及格、語文56分。


另外一個要破除名校崇拜、學歷崇拜。我們看看所有的熟面孔你們知道是哪一所名校畢業(yè)的嗎?知道他的最高學歷是什么嗎?大多數(shù)都不太知道,也沒人追究。各行各業(yè)的精英真正是學霸出身的非常非常少的,說得再難聽一點那些學習不好的人更有可能成才。


  另外就是要轉(zhuǎn)變我們的價值觀,破除望子成龍等舊觀念,重新激發(fā)青少年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給青年人一點空間,這點也特別重要。今天的家長對于年輕一代的捆綁、照顧、擔心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造成了很多無能的下一代。很多大學生求職的時候還要父母親陪同著,用人單位說凡是有家長陪同的一概不錄 取、不面試,不用說這樣子的人首先就淘汰了,到了20多歲的時候還不敢獨自去參加面試,還要家長陪著,丟人??!可惜這種現(xiàn)象在中國非常普遍,孩子做任何想 做的事情都會遭到家長的反對,所以我是特別佩服能夠在街頭賣唱的這些年青人,他就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闖世界。


  不要希望孩子是一個神童、巨匠、大家,當我們接受平凡的孩子的時候這個家庭教育的環(huán)境才是正常的。

(掃一掃,關注同桌100官方微信平臺) (下載同桌100官方APP,隨時隨地學習)

同桌100學習卡
[活動]一年卡團購活動進行中...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